1、宇文姓南北朝北朝北周的建立者,北周(557年—581年)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,又稱后周(唐宋以后鮮用),宇文周。
2、由西魏權(quán)臣宇文泰奠定國基,由其子宇文覺在其侄子宇文護(hù)的擁立下正式建立。
3、歷五帝,共二十四年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4、北周的國號為“周”,是以宇文覺的爵號命名的。
5、宇文覺稱帝后,便以“周”作為國號,“周”字前加方位“北”字。
6、稱呼“北周”,是因?yàn)榈靥幈狈街?,“北周”稱呼具有專指性,以區(qū)別其他建號為“周”的政權(quán)。
7、同時北周還有“后周”和“宇文周” 的稱呼。
8、擴(kuò)展資料:姓氏起源源流一:來自匈奴族,出自魏、晉時期遼東匈奴南單于之后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
9、魏、晉兩朝時期,北方鮮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,原來是漢朝時期南匈奴的一個分支,在東漢晚期至三國初期形成一個部落群體,族人自稱是炎帝神農(nóng)氏的后裔。
10、歷史上記載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《周書》,其中稱宇文部源自神農(nóng)氏,因此應(yīng)當(dāng)來源姜姓。
11、皇族貴州和一些臣子國民,都以“宇文“為姓氏,稱宇文氏,后逐漸融入漢族,將宇文氏復(fù)姓也帶入漢族之中,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宇氏、文氏者,也有改單姓為尚氏、趙氏、胡氏、李氏者,皆世代相傳至今。
12、源流二:來自嬴姓,出自南北朝時期北周政權(quán)大臣趙文表、趙昶之后,屬于帝王賜改姓為氏。
13、南北朝時期,有北周大都督趙文表、北周長道郡公趙昶,這二人都是北周武帝宇文邕(561年―578年在位)的親信大將。
14、趙文表追隨許國公宇文貴鎮(zhèn)守蜀地,行昌城郡事,官至加中軍將軍,左金紫光祿大夫。
15、趙昶居將帥之任,傾心下士。
16、虜獲氐、羌,撫而使之,皆為趙昶盡力。
17、后錄前后功,進(jìn)爵長道郡公,征拜賓部中大夫,行吏部事。
18、這二人皆被北周武帝賜姓為宇文氏。
19、在趙文表、趙昶的后裔子孫中,有以先祖受賜姓氏承襲者,都稱宇文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20、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-北周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華中經(jīng)營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12018864號-26 聯(lián)系郵箱:2 913 236 @qq.com